再一次使用WordPress

阅读本文需要: 9 分钟

十年前使用wordpress至今,中间经历了多次的迭代,更换域名,更换服务器。中间也经历了微博、知乎、微信等等内容平台的成长,最后我发现,所有的内容平台是对互联网精神的一种扼杀,提供了简单的账户体系和社交关系,却无法让用户掌控自己的内容,更加无法掌控自己的内容边界。

内容平台各有弊端,在使用不同平台都超过十年之后,我的体会一定不是个案。

最早期,我用的是论坛,当时的互联网,似乎整体素质都很高,大家分享高品质的内容并不追求个人影响力或者经济的回报,单纯的分享。而且,论坛已经分好了板块,你不会在社科板块里看到任何情爱的内容。

随后个人博客出现,以新浪和网易为代表,在这个时期,我是同时有在使用wordpress和其他博客系统的。这个时间点的内容品质应该是最高的,因为个人博客系统提供了一个几乎无限字数的空间。每一个博主,都很努力的在产出思考。因为个人博客是没有被引导的,你说的是你想说的,并不会因为取悦了别人而被转发扩散,获得更多的浏览。当时的博主之间如果有异议,最多就是双方继续写长文,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在纸媒时期,通过写专栏来输出自己的思考和意见。

之后出现了推特和微博,微博提供了情绪发泄功能、明星和粉丝的互动功能、社会紧急事件扩散的功能,甚至有些时候,提供了一些对政务问责的功能。但是以上的总总,对于个体而言,是一种情绪和注意力的裹挟,绝大部分时候,明星的婚事和情变在热搜。绝大部分时候,我们对政务的问责只会换来一个蓝底白字的图片,寥寥几句作为回应。个体很难在其中发声,也更难在其中有所收获。

微信公众号出现了几年,由于微信掌控了社交关系,微信几乎是所有流量的主要注意力来源,所以公众号功能的一经出现,就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的再次验证了自己的成功,也有一些自媒体人确实在其中成长。但是依然会有很大的问题,内容的边界是由微信来定义的,绝大部分时候,微信会因为一些莫名的敏感词和莫名的时间点删除掉内容,留给传播者一个红色图标,里面醒目的装着一个标准的感叹号,似乎先替读者先表示了惊讶。微信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在一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联系人列表里装着家人、朋友这样的强关系,之后我们开始接触更多的朋友、客户甚至陌生人,社交关系变的复杂的时候,在私人领域发表的内容就有了一些谨慎,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对内容的斟酌上,当每一个人都开始对发布在朋友圈里的内容斟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出现在朋友圈里的是一些文章的转发,或者一些广告、游戏、裂变砍价。微信也因此变得无趣,社交关系居然压迫了个人互联网空间。

至于知乎,在一开始靠邀请制带来了很多高知,就很多人文社科、数学物理、历史音乐等等问题都各抒己见,提供了很丰富的视野。在早期的知乎,可以看成大家在共同完成命题论文,每一个问题都是论文的标题,所有的回答都会在末尾带上自己引用的论文或者文章来源。那个阶段的知乎,尊重了这个社会知识结构的阶层化,让高知创造内容,获得满足感。其余的大部分人只能浏览学习,给好答案点个赞和感谢。然而时间久了之后,商业化平台又遇到了非常无趣但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如何保持高成长性。知乎被迫数据驱动来满足商业报表,毁掉了苦心经营的精致。为了实现用户量的高速成长和问答的几何级成长,知乎彻底开放了注册。很快,知识的阶层被抹平,被用户群抹平。知乎获得了更多的用户,更多低年龄层、低受教育程度、低认知的用户。这些用户率先将自己从微博上习得的情绪化延伸至知乎,开始不忿高知们的精致和优雅,认为这是应该被打倒的小资产阶级。知乎开始第一次大清洗,那些分享精致生活和留学经验的用户,被围攻。之后,新用户们开始讨论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野史、肉欲、情爱、明星爆料。知乎用了一点点时间,就成了知音。

所以回头望过往,所有的内容平台都在扼杀创作和互联网精神,互联网出现的第一天就是分布式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留地,流量属于个人。没有人在乎别人的情绪和评价,没有人在乎如何商业化。但一切都流量的地方,都会诞生商业模式。商人们开始主导一切,商人们开始搭建舞台。

商人们知道绝大部分人是发不出长文的,就给输入框设置一个140个字的限制,掐住了高知们的喉咙,让所有人似乎都公平了,都只能最多发表140个字的意见和想法。草根们发觉,自己也能和明星、政要一样了,发表对公共事件的评价,人人都在批“奏折”。再往后,商人们又发现,有人连话都说不清楚,只会发图片。那么就满足这些人,提供发九张图的方案。更多的用户被覆盖到了,更烂的内容出现了。如果说从博客到微博是一种信息量从多变少,那么从文字到图片就是信息量从思考到无脑。

很多人吹嘘,互联网抹平了阶层,让人人都可以对话。实际上互联网没有抹平任何东西,互联网平台只是让底层阶层用浪潮来淹没高知阶层,扼杀高知发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精明的人发现,底层情绪是可以被煽动和利用的,便开始经营底层的情绪,用人浪来完成对人的攻击,互联网上的大清洗。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好内容越来越少,发声的意愿越来越低。

最近抖音的流行,是群体彻底放弃思考的证明,15秒的短视频,通过对用户兴趣爱好精准的贴标签,投喂内容。满足15秒的兴奋感,不断的重复15秒,让一天天在夸张的情绪和肢体里消耗。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明白了,但是清楚的知道,我要和这些错误的互联网做切割,要回归到互联网最原始的状态,我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看自己想看的内容。

以此为记,以此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