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方法论》俞军

阅读本文需要: 16 分钟

俞军是中国第一代产品经理,在从业多年之后,将自己的方法论沉淀下来,写了这本书《产品方法论》。这本书有其妙处,也有不少车轱辘话。总结下来一句话,就是高阶的产品经理就是企业创始人,马化腾是产品经理、乔布斯是产品经理、雷军也是产品经理。而低阶的产品经理只能算执行者,从业五年左右的产品经理是最为尴尬的,既缺少行业大集会,又容易被后来者赶超。

既然是方法论,就得把几个关键维度抽象化,本书先从三个维度来定义:1、什么是产品经理。2、企业、用户、产品三者的关系。3、交易。后面的4、5两章可以视为是滥竽充数的。

1、什么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这个职务最早起源于宝洁,一个叫做麦克.埃尔罗爱的员工发现“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理念,他认为必须有人对某一品牌负责,作为其工作的最高优先级。产品经理的四大工作职能:需求、生产、销售、协调。

如果把人类的知识体系分为四类:自然科学、形式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产品工作更接近于社会科学,至少在面临的环境和研究产品的方法上比较接近。

所有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真正的重复实验,也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证伪,而可证伪是科学的最根本特征。

产品经理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和心理学。经济学就是讲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来说,不仅是企业这样,用户也这样,每个用户都在自利的追求价值最大化。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学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学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

企业想要长久发展,所生产、销售的产品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要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首先要研究和理解用户。现实世界是由物质、生命、意识决定,产品经理研究的更多在意识层面。

什么是产品,企业以产品为媒介跟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的关键不是其表面的材料、功能、属性,而是其深层的价值,因为产品就是价值交换的媒介。为什么企业总是说创造用户价值而不是创造产品呢?因为用户关心的是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包括这个产品给他什么效用组合,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金钱等等。

2、企业 用户 产品

很多刚入行的产品经理都有一个困惑,“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是否一定是天平两端不可兼得的两个要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视野的扩展,接触更多兼备“商业属性”和“用户属性”的产品,你会发现两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需要权衡的两个要素。我们认为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关系史: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

如果说产品经理是研究人的,那也是从四个维度去研究:生物的人、社会的人、认知的人、情境的人。

对用户来说,价值由主观效用决定。

欲望具有无限性和约束性。无限性是指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价值最大化,即欲望满足最大化,包括欲望种类的无限性和欲望满足程度的无限性。欲望的另一特点是约束性。物品和劳务供给有限,是约束条件。

效用最大的特点是主观性,价值也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由主体对这件事情的效用判断决定的,且随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这个世界是永远在变的,尤其是技术。为什么技术能创造价值,尤其是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可能让世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他影响了很多要素的相对价格,改变了人的最优选择可能性,从而产生连锁反应。

卖产品是卖一种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组合。分析产品的重点是弄明白这个产品利从何来、利往何去,它创造了什么价值,价值是怎么分配的。从价值的维度分析,才能推演它的趋势,才能理解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只从表面上看它有没有某种功能,是不是又改版了。如果它增加一个功能,那为什么要增加,这种做法也可能是错的,这些永远要自己判断。

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有三个属性:有效用,有利润,可持续。有效用当然是指对用户有使用价值,有利润是指产品必须让企业获利,然后再“可持续”这个属性上达到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的统一。可持续其实是靠实践验证的,即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有三种:洞察、试错、偶然性。偶然性:因为信息有不确定性,很多事情的未来结果取决于无数个体和群体的未来决策,取决于超越个人已知规律的未来变化,这些信息对于现在的你,对于哪怕掌握过往所有信息的你,依然是不确定的。总之,我们要尊重和敬畏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产品结果必然有偶然性,人们不认可的或不了解的产品可能就会壮大。

所以,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为企业创造的最大价值之处,就是在于“发现市场获利机会”,但不幸的是,这里往往存在类似阿罗信息悖论,发现后的实现是个长链过程,影响因素众多,真的成功后,你也无法证明成功主要是你的发现,有时甚至都无法证明那是“你的”发现。

什么是组织?有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遵循一定运行机制的一群人。这四个条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

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书提到,决定组织文化的是三点:第一是创始人的人格特性;第二是高级管理者们的真实行为;第三是员工的社会化,即日常向员工宣贯,以及通过制度和日常工作等让员工融入组织文化。

企业作出一个产品,一般有四个方面的产出:财务绩效、认知、团队、无形资产。

对产品来说,最核心的价值概念是两个: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哈耶克说,分工社会的背后其实是技术知识的分工。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分工的出现、留存、演化,必然也取决于他能带来的生产知识的相对价值变化。

公元1年,人均gdp450美元,此后的1000年,人均gdp几乎没有变化。因为人类基本只有土地和人力两种生产要素,财富游戏基本只能是争夺这两种要素的零和博弈。然后从公元1000年到1750年工业革命前,人均gdp只涨了50%,约为670美元。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均gdp陡升。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1830年,英国人均gdp约为2000美元。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1910年,英国人均gdp约为5000美元。中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在2011年。

对于消费市场的用户来说,只有能被应用和普及的技术才能创造大量价值。技术本身无论多高端并不创造价值,技术必须被应用于产品,但产品本身也不创造价值,只有产品被交易后才实现了价值创造,只有交易量大才能创造大量新价值。

诺斯在他著名作品《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否定了通常把西方国家近代高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工业革命的观点,详细解释了是制度创新,是产权的不断明晰和保障不断加强,决定着知识、技术、商业和经济增长和积累,最终工业革命水到渠成。

“将产品看作交易”,在企业、产品、用户的三方框架下去认知和定义产品,在这个三方框架下,以终为始,产品一开始就应该为了企业和用户间的交易而存在,产品即交易。以这种思路来理解产品,能很好的帮我们权衡产品分析和设计中的利弊。

“产品即交易”里“交易”是广义的,并不是只有用货币进行的交换才能被称为交易。

3、交易

对于长期价值,很多时候并不容易直接计算和判断。这时候,一个产品经理或企业决策者的判断力以及企业的价值观的作用就会逐步凸显出来。

我们观察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对外的表现是用户体验好,背后的关键点其实的重视长期收益的价值观。

经济学是最庞大的社会学科,但对产品经理来说,只要掌握四个概念–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定律,就算过了及格线。

萨缪尔森对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在一定效用下,欲望越小,人们感到越幸福,欲望越大则越不幸福。在欲望一定对情况下,效用越大,人们感到越幸福,效用越小越不幸福。

欲望是最主要对用户需求起源,欲望最长表现为身体上的多种需求,如食、性、视、听、味、触、舒适、健康、美丽、生命、自由等等。

信念也是一个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情绪也是一个最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

一般来说,用户量大的服务型产品,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应该追求的极致体验往往不是尽可能优质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是bad case数量最小化。

成本:从不同角度,可以分成机会成本、交易成本、边际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沉没成本、平均成本、会计成本等很多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

张五常在《从交易费用到制度费用》中提过:“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交易或社会费用很庞大,往往占国民收入一半以上”。

威廉姆森提出交易成本的六项来源:有限理性、投机主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少数交易、信息不对称、气氛。

交易成本在传统上有三类:市场型交易成本,管理型交易成本与政治型交易成本。产品经理只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才能发挥较大作用,所以主要关注的是市场型交易成本。

4、决策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客观事实,你所认为的事实,只是你所认为的事实。另一个人是否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受他的认知结构和刚性约束的。

奈特《风险、不确定与利润》

这个世界不存在一个叫做用户的人,也不存在一个叫用户的群体,只有无数人的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的购买和使用产品的行为。产品经理需要理解的“用户”,应该不是一个具体的群体或者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需求组合。

批判性思维-苏格拉底问答法

著名经济学家阿尔钦在他的企业理论划时代名篇《不确定性、演化和经济理论》中写道:“世界的不确定性越大,利润由那些风险型、幸运型的个人获得的可能性就越大,往往成功者不是那些逻辑型的、细心的、务实的个人。”

书单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第一本经济学》《学会提问》

学习理性决策:《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思考,快与慢》《超越智商》《思维与决策》

经济学入门:《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错误”的行为》《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的分析范式》《现代制度经济学》《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其他:《博弈与社会》 《自私的基因》 《消费者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